【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 彩繪陶說唱俑──持鼓俑

文與圖/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2010.07.08
988觀看次
字級

此俑在人物動作及面部表情的刻畫方面極為傑出,以大幅度的動態和豐富的表情展現說書人的幽默神態,具有濃厚的民間氣息:體態矮胖,踞坐一墩上,整個身軀和頭部微向左側,收頸聳肩,頭紮巾幘插笄,額有花飾。上身赤裸,右手據鼓錘高舉,左臂環抱一扁圓鼓,雙臂戴有飾物。下著長褲,赤足,右腿平抬而腳心向外,左腿曲於圓榻上。顱圓顴高,額前有數道皺紋,眯縫雙眼,嘴半張作嬉笑狀。

其表演動作詼諧奔放,活潑歡快,充滿激情,其神色及手舞足蹈的動態已達到陶醉於角色的境地,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整體塑造略有誇張,卻無繁瑣雕琢,重在傳神,質樸自然,是漢代無名藝術家的傑作。該俑反映了說唱這種藝術門類最遲在東漢已經產生並趨向成熟。說唱藝人誇張變形的形體是否說明了其屬於特定的社會階層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此俑是東漢雕塑藝術的精品,泥質紅陶,模制成型,中空,在中國美術史上有重要價值。赴法國展出時左手臂斷裂,經賠償損失後修復完整。

(東漢 長32公分 寬20公分 高48公分 1982年新都三河馬家山崖墓M23出土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文管所收藏)


展地: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期:即日起至9月5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