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畫是終身事業,不是職業!
──張光賓
本屆國家文藝獎得獎人,96歲的書畫家張光賓青年時師從畫家傅抱石,迄今記得傅抱石第一節課就警告學生「要有一個吃飯的本領」,若想靠畫維生,就得聽市場的,不易走出自己的風格。
若不是年少受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鼓舞,我不會走上作曲這條路。──賴德和
賴德和2008年自台北藝術大學退休後,展現豐盛創作力,成為國內重要作曲家與國藝獎得主。他19歲自師範畢業,當國小老師,因看了《約翰‧克里斯多夫》,立下成為作曲家的志願。
大環境沒照顧我們,我們要學會自己生存,否則一天都待不下去。──吳興國
同樣獲得本屆國家文藝獎的「當代傳奇」創辦人吳興國,憶述當年一群愛戲的年輕人籌組新戲,要把莎士比亞變成京劇的經過。跌跌撞撞近二十年,最大心得是什麼都要有阿Q精神、蟑螂精神,只要打不死,到哪兒都能活。
我有機會向台灣人展現,我能打得很好,希望藉此鼓勵其他人。──盧彥勳
台灣網球好手盧彥勳在溫布頓網賽表現優異,成為台灣在大滿貫賽事單打挺進8強的第1人。他期許自己的成就可以鼓勵其他人,「這對每個人都是一件很正面的事」。
我都這麼大年紀了,該做點要做的事兒了。──李連杰
功夫明星李連杰親身經歷南亞海嘯後,積極從事慈善事業,其電影新作《海洋天堂》全無拳腳,以父子情感為題材。他否認「棄武從文」的說法,表示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故事、看世界。
生命品質沒有了,就不能算是延續了!──錢文忠
錢文忠教授認為近年大陸地區國學熱的現象,值得反思是否正常。他指出中國當代史從1978年畫分為兩段,在延續的背後,也有斷裂的痕跡。如同一個人的人生,忽然中風了,這是延續還是斷裂?生命品質沒有了,就不能算是延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