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立延平國中,利用彈性課程時間,在每周一下午,規畫了豐富且多元的社團活動,同時也打破年級和班級的限制,讓學生可以依自己的理想或興趣選填志願,進行社團活動分組,希望能藉此激勵學生的潛能發展,落實適性教育的精神。
校園彩繪社讓學生拿油漆當顏料,刷子當畫筆,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尋找畫布,大家可以盡情揮灑,畫出自己想像中的、最喜歡的各式圖案,可以說是延平國中相當別出心裁的藝術類社團。
江婉君老師是校園彩繪社的指導老師,同時也是台南市社區大學的講師,她過去曾經參與台南市社區大學(位於延平國中校內)的空間改造行動,透過指導師生一起彩繪,將教室壁面變美了,這樣的改造行動,不但賦予老舊的建築新的生命,同時也讓參與者得到了成就感,在美麗的空間裡上課,心情也變柔軟愉悅起來了呢!
有了彩繪空間的成功經驗,江婉君老師於是應允了延平國中的邀請,前來帶領校園彩繪社團。江老師雖然是退休老師,仍是充滿了教學的熱忱,善用兒童自然教學法引導學生作畫。江老師說,人自小就喜歡塗鴉,是人的天性之一,不過卻很少有機會可以得到滿足,因為在家中塗塗抹抹,可能會換來父母一頓責罵吧!
校園空間是學生很重要的活動空間,所以江老師透過社團課程的引導,就是希望能激發學生愛塗鴉的天性,思考如何讓校園變得更美。更藉由師生一同構圖、調色、作畫,化想像為實際行動,把空間布置得更美,供人欣賞,可以讓學生獲得讚美與成就感,同時也能引導學生重視環境,更加珍惜自己所創造的美麗角落。
「同學,把牆壁當成畫布,把自己喜歡的圖案畫上!」
「老師,我可以在這裡畫上海綿寶寶嗎?」
「沒問題!」
每到同一的社團時間,校園彩繪社的同學總是迫不及待要拿著畫筆,在校園的角落盡情揮灑。「化腐朽為神奇」是潛藏在人們心中的強烈渴望,它滿足了人們的成就感與創造力的欲望。
由師生一同打造規畫、創意激盪、草圖繪製、現場打稿、材料準備,到開始彩繪,讓原先平凡無奇的空間蛻變成屬於大家的、特別的藝術空間,滿足了大家的成就感、創造欲望及遊戲的樂趣,營造出色彩繽紛的學習樂園,期待這樣的改造能傳達「像不像沒關係!動動筆才美麗!」的生活態度,美麗的事物才會在因緣際會與持續的美學探索之下,逐漸浮現在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