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公布「二○○五年健康城市」大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台灣民眾覺得煩躁,超過七成的人覺得社會不公平,最希望改善的是經濟與增加工作機會。
同時,行政院主計處也公布一份家庭收支調查,發現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錢愈來愈不夠用,消費愈來愈保守,不但購買力降低,儲蓄也創新低。
政府存在最大目的是增進人民的福祉,所謂「福祉」,最低的定義是能夠溫飽,所以古人說珚為政不在多言珗,而要以百姓之心為心、以萬眾之利為利而已。
大家為何覺得煩躁?因為政治惡鬥太厲害。人民為何覺得不公平?因為媒體都是報導浮華奢侈的生活與世界。群眾為何最希望改善的是經濟與增加工作機會?因為大家的財富都縮水了。這些才是朝野最應該重視的事情。
阿扁總統一直以「快樂與希望」為施政主軸,在任期剩下兩年半、大家都認為跛腳之際,何妨放手而為,真正打造一個充滿希望、洋溢快樂的國家?阿扁總統絕對有這個能耐,只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已。
明仁宗說:「救民之貧,當如救焚拯溺,不可遲疑。」台灣今天的問題朝野都有責任,媒體也不能卸責。大家一起來追求快樂與希望,不可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