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體育實驗中學二年級學生陳律慈(右圖,施鴻基攝),今年再獲總統教育獎。他首度透露童年家暴陰影及不能吃學校營養午餐的過去。他期盼可以踏上奧運柔道場,為國家爭光、為自己圓夢,但為了家中經濟,他暫時決定以考取警大為目標。
「如果可以和馬總統講話,我希望總統可以多關心國內體育。日本、南韓的體育人才,只要專心訓練爭取成績,政府會為他們安排工作,但台灣的體育人才卻都要考慮經濟問題」六年內第二度拿到總統教育獎,身為柔道選手,十七歲的陳律慈很有感觸。
陳律慈和肢障的母親長期住知本外婆家,「爸爸身體不好卻喜歡喝酒,酒後就發瘋,媽媽就叫我們進房間,可是隔著房門,我們兄弟都聽得見媽媽被打的哭聲,母子們也常被趕出家門,投靠親友借住。」
他回憶,「家裡很窮,可是媽媽總是很努力,只是光靠排荖葉,賺不了錢。記得小學時,常常繳不出學費和午餐費,有次學校護士告訴我『你沒有交錢,不要吃午餐了』,我餓了一下午,回去告訴媽媽,媽媽紅著眼眶向朋友借錢給我,這麼多年了,記憶還是很深刻。」
陳律慈今年四至六月先後在全中運、全國賽及國手選拔拿下柔道金牌,獲得的獎金都存起來,有時還要協助繳納家中房貸和水電費。
他說,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很多,教練黃麗芬、陳燕修都是貴人。「他們不只指導柔道,也在生活上照顧我,教我做人處世的道理,也是他們教會我思考未來的方向。」
在柔道場上相當剽悍的陳律慈說,剛升上國中差點撐不下去,「訓練實在太累了,第一學期每天晚上我都在宿舍哭到睡著,隔天聽見晨操的音樂都被嚇醒,只是想到這條路是自己要走的,為了不當懦夫,才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