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莫札特之城薩爾茲堡

孟樊 |2010.06.15
1449觀看次
字級

來到薩爾茲堡,你就不能不提到音樂神童莫札特,這裡是他的故鄉。

莫札特不僅在這座小城市誕生,也在他的故鄉度過青春年少。二十五歲那年因為婚事和父親鬧翻,只得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告別這個傷心地,到維也納謀求發展。維也納則是他的葬身之地,雖然維也納曾讓他意氣風發,但是一貧如洗的莫札特,不僅晚景淒涼,下葬亂葬崗後,更是無人聞問(想想電影《阿瑪迪斯》那幅淒風苦雨送葬的畫面!)。縱然如此,這兩座城市卻是留下他最多足跡的地方,尤其是薩城頗有「發死人財」的味道,幾乎到訪的遊客,沒人不衝著莫札特而來。

薩爾茲堡美則美矣,但是歐洲像它這般等級美的城市不知凡幾,何來年年絡繹不絕的遊客?說薩爾茲堡是莫札特之城,絕對其來有自。先不說每年於七、八月間舉行的舉世聞名的薩爾茲堡音樂節(Salzburg Music Festival),光是走進城中心酖酖就說從曾是電影《真善美》拍攝場地的米拉貝爾廣場開始啟程吧,莫札特紀念館就在它附近(馬克廣場8號),這是莫札特故居,現在除闢為紀念館外,也是莫札特基金會的所在地。

再往前走上舒塔茲橋,越過薩爾河到了河左岸的老城,自正中央的市政府進入,很快就來到格特瑞街(Getreidegasse;又稱為糧食大街)九號酖酖著名的莫札特誕生地。這棟音樂神童的舊居現已改建為紀念館,乳黃色的外牆上懸掛著一大面奧地利國旗。這座三層樓的屋宇有客廳、臥室、書房、廚房和儲藏間,除了家居的陳設外,尚陳列有莫札特手寫的樂譜、幼年使用的小提琴、親筆信函,以及《魔笛》等歌劇藍圖。由於參觀的觀光客太多,人人幾乎是排隊魚貫進入。逛完這個誕生地,再往前走幾步路(同條街14/2號)便是莫札特視聽館,遊客在此可以透過視聽設備接觸莫札特的創作。除此之外,在這條街,你還可以喝到莫札特咖啡、買到莫札特巧克力(外型仿小提琴,並貼上莫札特肖像)和莫札特酒,Anyway,反正都是莫札特啦!

然後順著人潮移動,我們不知不覺便來到大教堂廣場,廣場前這座具早期巴洛克風味的大教堂(Dom),莫札特幼年即是在此受洗(順帶一提,與莫札特同鄉的指揮家卡拉揚的葬禮乃在此舉行)。越過大教堂後側靠近薩爾河畔(河上又有一座莫札特橋),則是正宗標記的莫札特廣場,廣場中央立了莫札特銅像,這位早熟的音樂天才曾擔任過薩爾茲堡大主教宮廷樂師,所以薩城在大教堂旁幫莫札特立此銅像看來並非無理。莫札特還真是「陰魂不散」呢。

然而管他甚麼莫札特!從米拉貝爾廣場一路散步而來,此時也該找間咖啡館歇歇腳了。別急!待我們先找到大教堂右側的卡比得廣場纜車登車處再說。最後終於搭乘纜車上了山來,好在郝恩薩爾斯堡內喝杯維也納咖啡,一邊俯瞰山下薩城美景,一邊吹著涼風,愜意地度過一個仲夏的黃昏,雖然此時此刻耳畔響著的又是莫札特的樂聲……。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