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宅急便】喝酒過量 身體肝苦

陳建志 |2010.06.10
771觀看次
字級

衛生署研議中的酒品健康捐與酒害防治法,其立法的重點,不在於健康捐,而是防制酒帶來的危害。

人體要靠肝臟進行酒精的新陳代謝,先氧化成乙醛(這是毒性物質),再氧化成醋酸,最後一部分生成熱量,一部分變成脂肪。乙醛等有毒物質會毒害肝臟,大量飲酒所產生的脂肪也來不及代謝掉,最後就是存積在肝臟(即俗稱的肝包油、脂肪肝),因此飲酒愈多,得到肝病的機會愈大。

飲酒過量還會影響維生素B群的吸收,加速鎂、鋅等礦物質的流失,並對正常的食物攝取產生排擠效應,最後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還會刺激胃壁,造成潰瘍,並增加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甚至於肝、胃、食道等癌症的風險。

紅酒等釀造酒中含有多酚類等物質,能發揮抗氧化作用,捕捉俗稱萬病之源的自由基。但是少量飲酒究竟應該多「少」?以紅酒來說,每天應不超過一個高腳杯為宜。酒也是有熱量的飲品,一公克酒精有七大卡熱量,一個高腳杯的紅酒也有一百多大卡,晚上下酒菜配得多了,就要小心熱量太多被身體用來養鮪魚肚。

雖然吃吃喝喝容易養鮪魚肚,但仍應注意不要空腹飲酒(所以酒不能喝多),同時謹記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其他如B型肝炎帶原者、或有肝功能不良、痛風、消化性潰瘍、三酸甘油酯偏高等健康問題者都不可飲酒;懷孕尤其不能飲酒,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

最後來說文解字一番:什麼叫醉?就是一個卒仔在酒(酉)旁邊跳舞。什麼叫醜?其實就是在說酒(酉)鬼的失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