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再加上無記,則合稱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順理,惡指違理。凡是於人有利的,就是善行;凡是對人有損的,就是惡行。
「業力」為造作善惡之業,以招感相應果報而得,在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謂:「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中阿含經》也說:「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重。」意即心意。身、口二業皆由意業為前導,故心正則行正,行正則業善。
輪迴轉世的善惡條件,並非自由意志抉擇,而是因業力的牽引,故《大乘義章》云:「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語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心如地,播植善種或惡種,全在於我們自己,至於得到什麼樣的收成,亦沒有理由怨嘆,所以說「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因緣果報,在起心動念間,在日常生活間,重重無盡,常人可以什麼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