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男弱 中性風潮蔓延世界

 |2010.06.01
153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三十年前,未來學大師托佛勒(Alvin Toffler)曾斷言中性風潮將蔓延全世界,人們對性別的預期會逐漸模糊。三十年後,他的這則預言已被驗證。

「男權國家」日本近來出現「愛裙族」男人;在同樣傳統的韓國,自詡「花美男」的男士妝容精緻,他們手提包裡裝著保養品和小鏡子;在中國,某選秀節目一夜之間捧紅了外貌比一般女性還柔媚的劉著;在英國,為追求楊柳細腰而罹患厭食症的男性,甚至有超越女性的趨勢。

面對如此顛覆傳統審美觀念的潮流,客觀者說,現代社會不強調兩性差異,男人的「女性化」是自然現象;無法接受者則稱,不男不女,恐將亡國!還在適應的人感嘆:這個世界,愈來愈讓人看不懂了。

多數人或許可以接受花美男的存在,豐富了現代人的審美視野,不過他們並不期許花美男成為時代主流。還有專家憂心男性陰柔化會影響國家競爭力。

專家擔憂國家未來

中國《環球時報》報導,日本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在《SAPIO》雜誌刊文寫道,日本國民正在「食草化」,羸弱的男人太多不是好現象,有必要重新打造日本男人。他建議,把所有尚未就讀高中的學生都強制送到海外留學,而且「最好是弱肉強食的美國」。

今年二月,美國CNN報導中國新書《拯救男孩》,並引述書中的話,評論中國男孩模仿歌手李宇春等中性偶像的現象,「中國男孩的體質在變弱,情感上則比女孩更脆弱」、「流行文化和教育體系正在扼殺中國男生們男子漢氣概的發展」。

女性催生中性風

對於花美男現象,除了某些男性藉此紓壓,日韓學者多同意,女性社會地位在過去幾十年中提升,致使男性意識到他們需要另一項資本———容貌,同女性競爭。同時,適度中性化的男人更適應辦公室的工作,因為他們兼有兩性優勢,他們比較獨立、靈活,較擅長人際交往。

中性化確是現代社會兩性發展的結果,但不可忽視的是,環境變化也是助力之一,因為環境汙染令男性體內雄性荷爾蒙分泌日趨減少。

韓國延世大學社會學系金哲錫教授分析,高科技給現代社會所帶來的便利,使人類社會對男性的要求不同以往,但從社會發展歷史來看,男性的強壯和女性的柔美是自然規律,即便中性化成為潮流,仍不會從根本上扭轉兩性間的差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