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每年從世界各地迎來上千萬名遊客。最近,有一群時常穿梭館內的人受到矚目,因為他們即將成為美國第一批「從博物館畢業」的博士生。(圖/取自網路)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二○○六年獲得紐約州教育理事會授權,下設李察‧吉爾德研究所(Richard Gilder Graduate School),開辦「比較生物學」博士課程,是該館目前唯一提供的學術項目。
育才經驗 超過百年
二○○九年十一月,州政府核准館方頒發博士學位,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正式成為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授與博士學位的美國博物館。
院長佛林指出,館方能在這麼短時間內獲准頒發學位,是因為他們早有豐富的培育人才經驗。佛林說:「我們和地區大學一同合作訓練學生,已經超過百年。」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及紐約市立大學,都與該館有合作關係,每年各校約有三十名博士生進行研究。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原來就有超過兩百名科學家,部分人可擔任這個學術單位的教職。研究所目前共兩個年級、九名博士生,其中包括一些國際學生。
博物館、學生雙贏
來自法國的學生伊莎貝爾,曾以遊客的身分參觀該博物館,現在她每天上學都得先穿越展覽區,感覺大不相同。 伊莎貝爾的家人和朋友,聽到她將在「博物館」完成博士學業時都很驚訝,因為「沒人知道這裡有研究所」,「感覺很新鮮」。
她認為,豐富的館藏能為學生省去一些實地調查的時間,是絕佳的研究資源;大量實地教學的機會,則是在博物館攻讀學位的另一好處。
博物館培育自己的人才,對博物館和學生而言,是雙贏的局面。佛林表示,博物館收藏品就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他說:「我們有超過三千萬種涵蓋人類文化、地球以及行星科學的物品,橫跨了生物學和古生物學整個光譜。這使我們的科學家、館員、教授以及實驗室,能以特殊的方式來訓練學生。」
完成學位 比一般短
在該博物館完成博士學位時間比一般短,大約為四年,館方提供的獎學金也很慷慨。佛林表示,具備卓越的研究能力是他們錄取學生的標準。他也透露,在資源足夠的情況之下,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將考慮擴充規模,進一步增加學生錄取人數。
他說:「我們要找的是能獨立思考、有能力和記錄研究能力的人,他們來了之後馬上就能開始,甚至在到達之前就能開始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