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士之處世

絲苗 |2010.05.24
1907觀看次
字級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中,「士」一直都被列為首位。尤其作為「獨享」教育的階層,對於士階層的品德、操守,要求格外嚴格。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中,有一段談到士的處世態度,將之作四個譬喻。

首先是「視富貴利祿,當如優伶之為參軍」。雖端坐於戲台中央,籌謀發令、判案施刑,更有同台演出的伶人,為你呼應配合,但切記,戲一演完,眼前的繁華就該散了,不能沉淪。

其次「見紛華盛麗,當如老人之撫節物」。元宵看燈、清明賞花,年輕人呼朋引眾,早晚出遊,務必盡興,等到燈熄花謝人散,還要惆悵失落幾天。年歲漸長,這種一時的熱鬧,便難以在心中泛起波瀾。有了這種淡定的心態,就不易受外境干擾情緒。

第三是「睹金珠珍玩,當如小兒之弄戲劇」。小朋友辦家家酒也好、玩無敵鐵金剛也好,高興時排列出來,過一會被別的東西所吸引,便丟下眼前的玩具跑過去了,毫不眷戀。珠寶首飾、奢華名牌,視之如小兒玩具,自然不會貪戀,甚至以貪瀆去強求了。

最後是「遭橫逆機阱,當如醉人之受罵辱」。醉中若聽到別人辱罵,聽不清也看不準,酒醒之後更是不復記憶。因為記不得,所以能夠自若;能夠自若,便不被傷害。

這四種處世態度在現代社會不獨適用於「士」,工商百業其實也可參考效法。(絲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