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是所謂的命理師或對命理頗有鑽研的朋友,看過我八字者,皆謂我是:一生命運乖舛、感情多波瀾,婚姻予我更如鴻雁折翅;然實際與我接觸者,卻莫不羨慕我在同時擁有雙親疼愛、美滿婚姻、孝順子女之餘,尚能自由自在地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為何命定的八字與我實際予人觀感有著如此大的落差呢?我想,這一切皆該歸功我尋獲了人生的心靈燈塔、幸福之鑰———《人間福報》,尤其是由星雲大師主筆之《人間萬事》。
我是一個自小生長在民風淳樸的鄉下女孩,在十九歲念大學前,從未遠離父母羽翼,由於是以半工半讀念大學,提前感受人間冷暖;二十歲自行創業起,一路走來步步為營,然伴隨蒸蒸日上的事業而來的,是日益孱弱乾涸的身心,三十七歲那年聽從醫生建議,為了身體健康,換個工作環境,怎也沒料到人生因此大轉彎。
投入截然不同以往的職場環境,我還是用經營自家事業的心態,戰戰兢兢、認真努力,豈料卻招來同事的異樣眼光,繼而故意散布不實流言中傷、排擠我,就在我頻頻釋出善意而仍無改變情況同時,赫然發現自己已脫離「混時間、養身體」之原始本意,而是十分熱愛這份工作。在陷入不友善的環境與熱愛工作之兩難中,原被嗤之以鼻的八字本命「命運乖舛……」開始像團揮之不去的烏雲在心中日漸擴張,我開始懷疑是否就因自己的少年得志,把今生的福分提前用光了?否則一樣的待人真誠、工作認真,為何換來的是天差地別的結果?
我除了一方面向前輩請益職場百態,並藉由閱讀紓憂解愁;另一方面,則仍按照既定計畫,自費進修,充實自己在工作領域上的專業知識。因為,我實在不想只因為環境的不如意,而放棄我的熱愛。
然而,突如其來的人事異動,打斷了我準備已久的報考研究所計畫,交雜著長期職場委曲等負面情緒,一時間就似排山倒海而來的豪雨,震裂沖垮我身心。在母親與外子陪同下,來至台中惠中寺皈依,就在皈依法會上,星雲大師勉勵大家要珍惜「人生無常」,蓋正因「無常」而非「恆常」,所以命運才可透過努力而獲得改變;亦從彼日起,《人間福報》成為我每日必享的心靈資糧,星雲大師主筆之《人間萬事》,更是我心靈迷航時的燈塔。
在《人間萬事‧易》篇中,大師認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總是變換各種立場來看待世間萬事」 ;並藉「易」字開示:有的人喜歡做「容易的事」,有的人喜歡做「變易的事」,點出不同個性的人,對事的不同選擇。簡短數語,宛如天使手中的精靈棒,輕輕一點,就解開積壓我心中多年來的結,原來:當年同事的惡整,應肇因於大家個性上的不同,由於我的喜歡「創新、求變」,相對造成喜歡「固定、容易」的同事困擾及壓力,當他們無法阻止我活躍的行動力,自然選擇和我畫清界線。再加上彼此看待工作的心態不同,一如大師於〈角度〉一文中所言「因為角度不同,看法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評論」,回想昔日同事的造謠中傷,大概只是希望我能儘速離開他們的工作圈罷了!
自皈依後,原就注重個人形象的我,更是自我期許要在生活中,透過「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來呈現佛門子弟應有的優雅風度,因此謹記落實〈修行〉篇中之真正修行六層面:「感動的好事存在心裡、讚歎的語言說在口中、真誠的笑容現在臉上、清淨的戒行表在舉止,信仰的真誠重在奉獻、慈悲的行為用在平時」;並時時以〈風度〉篇中的八不要,自我警惕,包括:氣急敗壞、面紅耳赤、惡口相向、阿諛奉承、曲躬諂媚、花言巧語、氣勢凌人、傲慢偏激。而大師〈預留空間〉篇的開示,更讓我體悟了不論是為自己、為家庭,在人我相處上,懂得預留一些空間的重要性;當我在待人接物上,不再固執自見,秉持大師列舉之〈相處之道》:多吃虧、多發心、多請教、多主動、多讚美、多隨喜、多給與及多知趣原則,奇妙發現:很多事情發展到最後,自己往往成了最大受惠者。
所謂知易行難,回首來時路,雖然離開心所熱愛的工作已近五年,但每每聽聞相關訊息,仍難抑五味雜緒翻騰,因此我將人間萬事之〈心情〉、〈沉潛〉及〈經得起〉三篇放置在辦公桌墊最顯眼處,自我惕勵;知有與我類似境遇的朋友時,就取出影印與之分享共勉。而以前的我,不論家事或公事,遇有困頓時,總是跪在佛祖面前,祈求賜我解決問題的智慧,自看了〈向誰懺悔〉一文後,我學會了祈求佛祖賜智慧之前,要先找出自己的不是處,真心懺悔,再求賜智慧,果獲立竿見影之效。
愛,一直是驅動我生命齒輪勇往前進的最佳潤滑劑;在邁向目標的艱辛路上,親情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撐。為持續保有及珍惜父母的關愛、外子的體諒與子女的貼心,我將《人間福報‧人間萬事》之篇篇智慧珠璣,剪輯成冊,用來時時告誡自己,絕不可為了自己的前進,而影響到彼此親密的互動;更因恪遵《人間萬事》諸原則,破解了命定的「一生乖舛、感情多波瀾」,讓我同時擁有更和諧家庭、更順遂職場。
這些年來,閱讀《人間萬事》一如海上燈塔,指引我心靈有了靠岸的方向;又似一把萬能鑰,讓我順利開啟通往寧謐幸福之門。謹以此文將切身受益經驗與大家分享,並表達對星雲大師文以載道的由衷敬佩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