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雲林訊】「老闆,你炒菜不放蒜頭,菜都沒有香味。」一個月來,傳統市場蒜頭每台斤漲了一倍,消費者買不下手。由於正值蒜頭生長季節,消費者懷疑有人囤積漲價,要求公平會介入調查;儘管農會也鼓勵農民「可以賣了」,但仍有農民繼續觀望,期盼高價。
菜販說,今年元月蒜頭價格都在八十元左右;農曆年後跌到六十三元;三月下旬更跌到四十點六元的最低價。但從三月下旬以後開始反彈,本月一日漲到六十三點一元,前天已漲到七十六點五元,漲幅近一倍。蒜仁價格也飆到九十八元,快破百元大關。
「今年的產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價格當然上漲。」雲林土庫鎮台灣網際綜合農場張姓員工說,由於產量不高,部分蒜農認為「不必急著賣」;加上有盤商認為目前蒜價偏高,購買意願低,也導致市場蒜量有限,價格自然抬高。
「去年一分地蒜頭產量都有二千多台斤,好的有時可超過三千台斤,但今年多數只有一千五百到一千七百台斤,量少自然價高。」雲林縣四湖鄉農會總幹事吳勁葦說,產量低是受到天候影響,或許「連作障礙(同一塊土地連續多年種植同種作物,可能對植物產生抑制作用)」也是原因之一。
吳勁葦勸農民趁現在價格不錯,趕快賣,但賣與不賣,實際上農民自有看法。
「蒜農自己種蒜,要不要賣,是蒜農的自由,若政府要干涉,好像也怪怪的。」黃昏市場菜販張志群說,價格會漲,主要還是量少,這不是盤商可以完全操控的,因為許多蒜農手裡就有蒜,可以隨時進出市場。
不過西螺果菜市場表示,最近蒜頭市場進量少,有時一天不到三百公斤,有時又超過一噸,市場自由機制造成價格自然偏高。有消費者也說,現在是蒜頭產季,價格不跌反漲太奇怪了,政府不應該放任其失衡,期盼公平會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