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道路中,八正道最殊勝;一切真理中,四聖諦最殊勝;所有境界中,不執著最殊勝;兩足眾生中,佛陀最為殊勝。」———《法句經》
人的一生就像是不停地在路上行走。世尊捨棄王子之位,出家修行,並在覺悟後的四十五年間四處行走、弘法傳道,最後在路旁沙羅雙樹下靜謐地為其一生畫上句點。佛陀畢生行走的,是拋棄一切執著的道路,也是脫離虛榮與貪欲的道路。為使弟子能在身後好好跟隨自己走過的路,於是佛陀將真理之路訂定為教法。
有一次,弟子托缽回來,說起一整天在外邊行走何其辛苦,佛陀聽聞後便向他們開示:「為了托缽乞食而行走的道路,那只是外在的。能將我們的人生導向真理的八正道、讓我們擺脫一切痛苦的四聖諦,這才是真正重要的道路。」
四聖諦包括痛苦(苦)、痛苦的原因(集)、消除痛苦的涅槃(滅),及證入涅槃的八正道(道)。佛陀教導我們,要循著四聖諦進入安樂寂靜的涅槃,就得按照八條正確的道路走下去。
這八條正確的道路便是「八正道」,其中正確觀照世間的「正見」最為重要,因念頭不正,隨念頭而產生的一切行為,就不會正確。
這世界到處充滿人類的謊言、毀謗、惡語、閒話等,只有當我們說的都是「正語」時,世界方得淨化。隨「正語」而來的是正確的行動,即「正業」,不殺生、不偷盜,不做腐敗頹廢之事,這就意味著世人的生活都是正面、良善的。
要維持這種「正業」,那就得有正確的生活方式「正命」,要以正當的方法維持衣食住行。選擇正確生活方式,用正確態度維持每天的生活,那就需要正確的努力,此即「正精進」,指已生之惡令其斷滅、未生之惡令其不生、已生之善助其增長、未生之善令其生長。
最後,要以正確的禪定來深化這一切修行,此即「正定」,能正確地集中心念,進入「三昧」的精神境界。這八條正道,乃是超越世間痛苦、引領吾人走向涅槃安樂的智慧之路,也是真理的道路。
清虛休靜禪師有一首詩可以為吾人警惕:「踏雪野中去,不須胡亂行;今日我行跡,遂作後人程。」將這番話銘記在心,朝著真理的道路走下去,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