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創建於清朝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的金陵刻經處,是中國第一家融合經籍收藏、雕刻、印刷、流通和研究於一體的佛經出版機構。一百三十多年後,坐落在南京新街口附近幽深庭院中的金陵刻經處,依然紙墨飄香,承續著為寺院刻印經書的業務。
金陵刻經處完整保留古籍雕版印刷中木刻水印、線裝函套出書的全套傳統工藝,並設有專門佛學研究室。刻工人員以師徒承傳的方式掌握絕技,每出版一部經書,從寫樣上版、雕版刻字到印刷裝訂的近三十道工序,皆憑手工完成。刻印佛經所用經版通常以木質堅硬細膩的棠梨木加工製作,印刷用墨為自制松煙墨,須在墨膏池裡漚製三年以上方能使用,紙料則選用上好宣紙。
百餘年來,金陵刻經處出版的經書以選本精嚴、校勘嚴謹、版式疏朗、刻工精緻和紙料講究而著稱,在佛教界和東南亞佛教國家享有盛名。現今每年刻印十多萬冊佛教經籍流通,同時是收藏木刻佛教經像版的文物中心,此處還藏有蒐集的各類經版及自刻經版十三萬多塊(含佛教典籍一千五百多種)、佛像版十八種,以及大批珍貴古代佛教經書,許多古老的經版至今仍被用於印刷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