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昨晚開幕,澎湃的參觀人潮將使中國旅遊業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其綜合效益同時也將惠及周邊的眾多產業。
上海世博主辦當局預估,世博會的遊客將達到七千萬人次,可望是世博會歷史上參觀人數最多的一次。
根據中國官方的評估,世博會遊客將為酒店、餐飲、交通、通信等十三個相關產業帶來效益,而旅遊收入每增加人民幣一元,就會帶動相關行業增加約四點三元的收入。
事實上,世博會對旅遊業的影響,不僅表現在舉辦期內,還表現在舉辦前的促進作用和舉辦後的後續效應,也就是能催生新的旅遊業生態,拓展新的旅遊市場,和提升旅遊業整體服務水準。
如何為這七千萬人次的國內外遊客提供食、住、行、旅遊、購物、娛樂等系列服務,是上海百年難逢的黃金機遇。
而上海周邊的江蘇、浙江等地,無疑也將分享「世博旅遊」的盛宴。根據世界旅遊組織估算,世博會期間,百分之九十五的外地參觀者將有住宿需求,百分之三十八的遊客會繼續停留在長江三角區域遊覽,為周邊的景區、賓館、餐飲、交通乃至休閒場所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以日本大阪為例,在舉辦一九七○年世博會之前,只是一個典型的工商業城市,藉助世博會的召開,大阪大力發展旅遊會展、金融服務、環保等新興現代服務業,目前已成為日本第二大商務旅遊城市和金融信息的樞紐。
同樣地,世博會也可以成為上海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