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楠梓訊】科技日新月異,現在透過一套小型氫能供電系統,就能將氫氣迅速轉換成電能。研發成功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曾國境表示,將來若將系統中的燃料電池再極小化,內鍵在電腦等產品裡,民眾外出碰到電腦或手機沒電,買瓶氫氣補充,就能立刻輕鬆來電。
研究「能源轉換」多年的高科大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曾國境,帶學生研究氫能供電系統三、四年,如今開花結果。
實驗室裡,這套改良到第三代的氫能供電系統,由壓力表、流量表、洩壓閥等組成,以三十瓦電能為實驗基準,可將氫氣快速轉換成電能,分別供應電腦、MP4、音響及LED燈電力。當LED燈啟動、大放光芒的剎那,師生流露出滿足的笑。
「系統中的氫能燃料電池和氫氣瓶,還可再縮小。」曾國境說,最理想狀態,是把氫燃料電池縮小內鍵到電腦等3C產品裡,將來帶著筆電外出碰到電量不足時,買瓶氫氣灌入就能來電,不必四處找插座。
曾國境表示,氫氣可從水分解而得,取之不竭,是最乾淨的能源,各國相當重視「氫經濟」發展,最常見的是將氫能應用到公車、火車等電動載具。
他指出,全球石油日益枯竭,石油轉換成其他能源的效率不高;但氫氣不同,氫氣轉成電能、熱能的效率高達八成五,能源轉換效能高、汙染低;美、日等國都積極開發,台灣未來在尋求替代能源課題,也應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