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彰化沿海最近來了迷鳥半蹼鷸和稀有鳥類反嘴(行鳥),半蹼鷸多達八隻;牠們上演難得的集體迷航記讓生態保育人士大飽眼福。
彰化縣大自然生態解說學會理事長謝文猷說,半蹼鷸在西伯利亞、蒙古、中國黑龍江等地方繁殖,春末飛回北方繁衍下一代,夏末飛往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避寒,牠們過境台灣的時間在夏初四、五月與初秋八、九月,彰化沿海底棲生物豐富,常是半蹼鷸停棲補充體力的驛站。
半蹼鷸體長約三十三公分,前三趾之間有半蹼,不像鴨、鵝掌是全蹼,所以被稱為半蹼鷸。根據現存野鳥發現記錄,半蹼鷸上半年或下半年的過境總量約兩隻,五天前卻來了八隻,忙著在海邊濕地找東西吃。牠們每次停留約七天,想欣賞迷鳥必須把握時間。
另一濕地嬌客是稀有過境鳥反嘴←,長長尖嘴往上翹而得名。反嘴(行鳥)主要繁殖地在歐洲大陸,已成為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的標誌。
謝文猷說,冬天反嘴(行鳥)飛到中國東南沿海度冬,偶有越過海峽來台作客,每次現蹤總會吸引鳥友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