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姊姊遇到一位一貫道點傳師,一直要度化她。雖然已經明說自己是基督徒,可是那位點傳師鍥而不捨,對她造成莫大困擾。最近她又看到報紙上在報大愛村的事,就更對「佛教」反感了。我們姊妹過去雖然信仰不同,但互相尊重,最近兩人為此有點彆扭,雖然我跟她說明,佛教裡沒有點傳師,不過她認為都一樣,真的不知該怎麼扭轉她對佛教的誤解。
福報禪師答:正確的信仰,能使人獲得心靈的富足與安定,佛教稱之為「法喜」。一個法喜充滿的人,必然歡欣踴躍,想把此感受分享給更多人,因此熱心傳教,是無可厚非之事,你必須先諒解這種心態,才能在一個對等的基礎上,去處理點傳師過於熱心傳教的問題。
我們相信每個以福利大眾為目標的宗教,其神職人員或執其事者,都受過尊重包容、自重自愛的觀念教育。因此一昧的強勢傳教,不接受就等於原罪者、或是妄言神佛者,這都不是宗教的本懷。如果對方是這種態度,大可斷然拒絕對方來訪,不要為了不傷和氣,而傷了自己的慧命。
最近有二件做善事遭到質疑的新聞,一是慈濟用全球善心人士的善款,主動為八八災民蓋永久屋;一件是藝人黑人發動love life活動幫助病童,二件事的主題、發展方式、乃至發生爭議的點,都不相同,但給人一個同樣的感想:做善事不容易,如同一句諺語「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任何人都一樣,絕對不容許有人打著善心的招牌,行不實之事;但事實並非如媒體所言的那麼負面,這中間即使有不圓滿的地方,也罪不至於被大張撻伐。仔細推敲起來,似乎有意見的都不是當初熱心參與活動或捐款的人,反而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在敲邊鼓,做善事做到這地步,說來並非社會之福,令人一嘆!
建議你暫時不必急著跟令姊解釋,過日子比過招重要,姊妹間沒有隔夜的仇,過一段時日後甚至能陪她上上教堂,了解她的信仰和教友,也算收獲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