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因研習止觀的關係而獲得心靈的寂靜,引發各種禪定境界。這些禪定的境界,或因過去所修而有現生禪定果報現前,或因現在精進修習禪定所引發的禪定。禪定現起時,會出現一些障礙或善根發相,乃是因往昔所造的善惡業,今修習止觀的緣故,引動各種善惡業現前,此時,觀此業相境乃是不思議境,名「觀業相境」。
為什麼要觀業相境呢?行人從無量劫以來,所作的各種善、惡業,或已經受報,或是尚未受報,在平常的心念中,所造的果報相一直沒有顯現,今因修止觀的關係,智慧如日光明照耀,能引動各種業種子,所以出現善、惡諸業相。
問:大乘佛法不是講一切相皆平等嗎?有什麼相可討論的呢?
答:不是這個意思!只因有平等心,故境相清淨,所以才能顯現各種業相。如:《合部金光明經》(大十六‧三七四上)云:「將證十地,一切相皆現前。」《阿含經》亦記載:「將證初果(羅漢),八十八頭蛇(見惑八十八使)於其前死。」
又,《妙法蓮華經》(大九‧三五中)說:「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罪福(十界相)只是善、惡業所顯的相而已!《維摩詰經》(大十四‧五三七下)載:「於第一義而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所以,此大乘觀法所顯現的相,乃因心清淨故,能知萬種業相,與一般業相不同。
觀業相境,分為四項:一、業相生起的因緣,二、各種業相境的發相,三、簡別善惡業相境,四、於業相境修習止觀。
一、業相生起的因緣
業相的生起有內、外兩種因緣:
(一)內因緣:因修習止觀研磨心上煩惱,使心漸漸清明寂靜,照明各種善惡相。於修止觀中,或以修止來止惡,使惡念消滅;或是以觀觀善,使善念生起;或是以修止來止惡,使潛藏的惡種子因心靈寂靜而現;以修觀來觀善,使善念因修觀而隱相。無量劫來的業相,於修習止觀中,如磨鏡一般,萬象自然顯現。(今所說乃修止觀故見善惡的生滅相,不是因修習止觀而令善惡生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