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紀念羅馬耶穌會士利瑪竇神父逝世四百周年,輔仁大學昨日舉辦學術研討會,表彰他將天文、數學、科學、地理等知識傳入中國,對中西文化交流具有歷史貢獻。
輔大昨起至二十二日舉辦「紀念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世界學者參加,來自歐洲、美洲、亞洲、澳洲等十七國逾九十名學者發表論文,全球超過三百名學者與會。
輔大表示,明朝萬曆十一年(西元一五八三年)來華的義大利神父利瑪竇,不但鑽研中國典籍,介紹給西方社會;同時撰寫《天主實義》、與徐光啟合作翻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繪製「坤輿萬國全圖」等,並傳播至日本、朝鮮等地,開啟東西方文化交流史的新頁。他是第一位拿到皇帝賜予在北京居留許可的外國傳教士,被視為中歐交流始祖。
輔大表示,研討會以「中西文化交流」為主軸,延伸討論至哲學、歷史、宗教、科學等不同領域;亦邀利瑪竇紀錄片導演康狄凱出席研討會,舉行紀錄片全台首映,康狄旋今日下午將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利瑪竇座談會,與輔大義文系主任圖莉教授對談,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東西方交流史。
輔大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利瑪竇,同時也舉辦「誰是利瑪竇」酷卡創意設計大賽,希望活潑利瑪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