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做包,做皮包也做布包。我喜歡皮料的質感、紋路,稀有動物的皮料固然令人肅然起敬,我也喜歡布料的手感、溫度、色彩及多樣,而其中帆布材質最耐操環保。
基本上,做包沒有那麼複雜,本來是因為需求而誕生--做一個袋子,把東西放進去,隨身提著走;後來因為國際大品牌的引導,包包愈做愈繁複。皮、布混搭是最夯的流行模式之一,因為皮的成本高,混搭可以降底成本亦不失質感,帆布硬挺,花色不複雜又有簡約之美,是和皮料混搭的上選。
各種包包之中,以手做包最能反映個人的性格:心中怎麼想,手上就怎麼做。例如,我喜歡潑墨的揮灑大開大闔,就做不成講究女紅的拼布包──把一塊布剪碎再拼起來,有什麼毛病?因為「個性不合」,真的體會不到拼布包之美。
從包款也看得出創作者當下的心情,就像用作品寫日記,把當時的意念,傳達給消費者。美麗在一念之間,表現能力則需務求精準,能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個款就紅了;若不幸失了準頭,幾個浪潮之後,連品牌都消失在滾滾紅塵中。
圖中這個帆布包,米色的帆布上有翦影般的黑色印花,用色如愛恨分明般對比強烈,硬挺的布質,很容易形塑成理想的樣子;製版時,布料如扇形展開,前後及兩側的底部,一共設計了六個摺子,向外車縫固定後,再包以黑色織帶收邊即可,只有前後兩片布,未設計底部,車縫不會失誤。
包身看似小巧,但因為有「摺」,使其如彌勒佛菩薩大肚能容,手機、筆記本、數位相機全都裝得下;外觀有裙襬般的律動感,搭配亮面的五金、撞釘,窄版的黑色手提織帶,可讓包包顯得輕盈,包身覆蓋柔軟的黑色小羊皮增其質感。另車縫一個小包可搭配或單獨使用。
製作材料:黑花帆布一碼一百元,這種高二十公分、寬三十公分的小型包,一碼布約可作兩個,織帶、五金吊鉤等二百元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