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落成 香港佛光人分享喜悅

鄧永明、靈萏 |2010.04.13
79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鄧永明、靈萏香港報導】新落成的香港佛光道場於十一日落成開光,五千人共襄盛舉。當天晚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與兩百多位佛光會幹部舉行座談會,分享新道場開幕的喜悅及工作的點滴。

慈容法師讚揚香港佛光人做事發心,他說,道場「搬家」並非簡單的事,然而在眾法師及各分會的努力協調下,終告完成。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大家對佛光會的支持,大家都能廣結善緣、共成佛事。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右)提及佛陀紀念館舉行禪淨密法會的殊勝時,由香港佛光道場住持滿蓮法師(中)及義工展開全景相片,讓全場幹部一飽眼福,讚歎不已。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慈容法師回想自己年輕時,學佛被認為是迷信,而當時的星雲大師以歌詠隊方式接引年青人,悠揚的音樂,令不少年輕人改變了對佛教的誤解,學佛的人日益增多。而他因參與了歌詠隊,漸漸地對佛法有更多的認識。當時的社會,女人結婚後就要留在家中相夫教子,但慈容法師的心願不只是照顧好一個家庭,而是希望能照顧到千萬個家庭,所以發心出家弘法,啟度眾生心靈。

慈容法師分享,走上出家之路,他的工作沒完沒了,忙得充滿法喜。單自新年以來,佛光山的活動就無間斷過,有珍寶入地宮法會、新春平安燈會,緊接著是台灣各地的禪淨密三修法會。

他指出,佛陀紀念館入地宮的珍寶,不一定很貴重,首要條件是完整不壞、有時代性、歷史性、宗教性及代表性,讓千百年後觀賞寶物的人得知前代社會的文化、藝術。慈容法師更展示佛陀紀念館舉行禪淨密法會的相片,可看到佛陀紀念館前象徵「四聖諦」的四個塔,及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洲、六度、七誡、八正道等的八座寶塔,兩萬多人參加活動的盛況,實在震撼人心。

慈容法師表示,這幾天舉辦大悲懺、禪淨密暨三皈五戒法會、香港佛光道場開光典禮等活動,看到法師及義工們一直忙個不停,甚至很晚沒睡。但,他留意到每位佛光人仍笑容滿面,精神奕奕,「每位義工做事有規距,而辦活動最重要的是要令人感動。」星雲大師常說

:「學佛也要行佛」,大家以佛法互相結緣,心甘情願地做,珍惜修行的機會,集體舉辦有內涵、有佛法的活動,給人歡喜的同時,更為自己留下歷史。

「佛光會的傳承亦很重要,佛陀是兩千多年前的人,若沒有把佛法傳下來,便沒有今天的佛教。」慈容法師鼓勵青年多參與佛光會活動,另一方面又建議分會多給年輕人學習的因緣。他強調,應於藝文方面有更多的報導,要把活動消息全部報導出來,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佛教的活潑及真義。讓大家都明白,星雲大師是佛教的改革者,也是「人間佛教」理念的行者,身為佛光人,更應該把這個精神發揚光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