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泰國軍隊開火鎮壓示威後,人人想到國王蒲美蓬,紅衫軍希望他出面調停,各方都視泰王為安邦定國之錨。在一九九二年民眾抗議事件中,他曾嚴斥軍方和抗議領袖,結果有效終止了暴力活動。
在示威鬧得最熾熱的日子,曼谷街頭仍有無數民眾夾道等候數小時,只為了目送國王車隊進宮,口念陛下萬歲,不少人眼中含淚。泰國人民尊蒲美蓬為神,在他御前五體投地。
目前在醫院留醫的泰王蒲美蓬,在位超過一甲子,雖然沒有正式的政治角色,但在泰國人民心目中,是團結的象徵。問泰人何以尊仰蒲美蓬,他們盛稱他是有德仁君,說他嚴守佛法,守正淑世。
六十多年來,泰國和任何國家一樣迭經劇變,人均所得上升四十 倍,農業社會進入都市文明,經濟捲入全球化洪流,貧富差距加大,再加上十七次政變和來來去去二十六個總理。
在這旋風中,蒲美蓬是安定人心和維持秩序的巨錨。泰人未必遵行他的囑咐,而且經常未能遵行,但蒲美蓬以此權威化解一次又一次政治危機。
泰國學者說,政治傳統堅實的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君主不會太難做,但泰國的君主負擔較重,因為政治體系從無寧日,每次政治危機,人民都指望國王出面幫他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