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工具性關心

喜壯 |2010.04.12
1577觀看次
字級

關心本應來自感情,家人、親友、同學、同事、同胞彼此關心,天生自然,天經地義。

工具性關心往往別有用心,直銷業招待旅遊,保險公司業務員寄生日卡,汽車推銷員送贈品,童書推銷員贈閱書籍,在在都有動機,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

工商社會,工具性關心處處可見,沒有什麼不好,但有些人卻見利忘義,做得過頭。有位靈骨塔位推銷員,假藉宗教包裝,鼓起簧舌,迷惑初出社會少女,以孝敬親人,功德回向,說得天花亂墜,少女拗不過糾纏,答應買一個。推銷員意猶未足,舌燦蓮花,連爺爺奶奶父母兄弟的塔位都要她先訂購。一共買了九個塔位,一百五十多萬。

少女初入職場,沒有積蓄,推銷員假心好意,為少女在幾家銀行申辦小額代款,錢領了之後,銀貨兩訖,走人了事,少女剛出校門就背負一百多萬元債務,靈骨塔位不知如何處理,心情沉重,差點連工作都做不下去。

推銷業務如果你情我願,無可厚非,但耍計謀,用心機,又哄又騙,讓人掉入陷阱,有受騙被坑的感覺,即使不犯法,也有道德缺失,內心難安,將心比心,如果自己的兄弟姊妹受騙,作何感想?

人與人本來應是相互關心,工具性關心如能少一點現實,少一分功利,也許會讓人少了「卻之不恭,受之有愧」的尷尬。(喜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