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充電室】二十九度下飄浮的沙塵

吳德里 |2010.04.01
633觀看次
字級

「狂風沙」已經不只是一首歌,而是呼呼地吹到北台灣的季節風,而且一年比一年狂烈;從新疆沙漠、甘肅戈壁遠遠西地平線捲起的風,三天之內就掃到台北,穿窗越戶地吞噬家中潔白的地磚。

有次在台北遇見北大的白蘶教授,她說:「來北京玩玩吧!」,馬上又不改爽朗的改口道:「五月別來」!哪有這樣邀請朋友到訪的?白蘶笑嘻嘻解釋:「那時候北京的沙塵暴颳得最厲害」。

那一年沙塵暴颳得最凶時,寄寓所在最南方的廣州,也都矇在一片黃沙塵中。廣州天候潮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碼有三百天是黃霧般的霾害天氣,颳上沙塵暴時,空氣中本來的酸澀味中,還要再摻和上沙子。緊閉門窗以後,那黃沙仍然黃撲撲的、堆積在地板和家具上,拖洗完一遍地,水跡才剛乾,赫然又是一片黃沙。光線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無數黃色的沙塵,在靜定的空氣裡閃閃飛浮。

想起過去讀到一篇介紹廣州人民的健康報導,有醫生這樣形容,在廣州,只要是連續住上十年的居民,去照X光,肺部必是黑黑一片,那時候就覺得,即使在台北呼吸一口充滿機車噴出廢氣的空氣,也比住在廣州強。

但是還有狂風沙更厲害的地方,那年還參加了新疆之旅,行程跨綠洲也越過沙漠,最記得的是到甘肅大戈壁上的月牙泉和鳴沙山參觀時,沙地熱到不能停腳,同團一干女台胞聽導遊的話,長袖、長褲、遮陽帽、口罩、圍巾、太陽眼鏡嚴嚴包裹。這樣打扮的一群人,神情滑稽的穿過月牙泉後的殿堂,殿堂裡廂有賣紀念品的老太太,穿著月白的棉布衫,沙風呼嘯的穿過殿堂,陣陣吹烤她的短髮,老太太卻是個自適怡然的神情,倒像在享受涼風徐徐,教我們自嘆耐熱耐烤力不足。登上遊覽車前,我的台灣製球鞋,已經半個鞋底和鞋面分了家,回到旅館,又發現前額一撮頭髮已烤到脫落,摸摸平白禿了一塊的額頭,啞然失笑,「還好家在台北」。

我的沙漠經驗在回到台北時講了幾遍,就不再有聆者哇哇應和、驚嘆的場面,因為「狂風沙」已經不只是一首歌,而是呼呼地吹到北台灣的季節風,而且一年比一年狂烈;「地球是平的」也不只是一本書的書名,從新疆沙漠、甘肅戈壁遠遠西地平線捲起的風,三天之內就掃到台北,穿窗越戶地吞噬家中潔白的地磚。

大風吹沙時,台北街頭的機車騎士們,個個都戴上鋼盔般的帽子,拉下護目鏡,風沙捲起的時候,彷彿有種奇異的咒語會自天而降,教人不由自主將車開得忒快,不是追風少年的歐吉桑們也會猛催油門,以為穿過這陣飛沙,前面的視界可以讓老花眼看得更清楚。

不過,氣象局教大家最好待在家中的沙塵暴天氣裡,我還是常找機會開開心心戴著口罩行在路上,氣候愈來愈極端,這一陣子的沙暴,會不會是未來天氣的常態?也許學著和春天二十九度的沙塵共處,會是未來歲月的新課題,誰知道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