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的同事總喜歡拿工作的事情跟人閒聊,主管也多次提出警告,但是結果只是他不在主管面前說,在人後還是不斷的亂傳是非,令人覺得很沒品,不知該如何與他相處。請問我該把他的行為告訴主管嗎?
福報禪師答:著名的崑曲《十五貫》,敘述一名丈夫酒後戲言,將所借得做生意的十五貫本錢,說成賣妻所得,致使妻子傷心驚懼而逃離家門,而引發一連串兇殺、誤解、冤獄等曲折離奇的故事。一句戲言尚且造成不可彌補的憾事,何況是故意逞口舌之快,可見佛教教人謹守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之戒,是有現實上的考量。
同事喜歡逞口舌之快,也許是慣性,也許是吹噓,但不管心態如何,在不當場合、不當的人面前談工作,多少會造成一些程度的問題,比如人事機密、營運狀況,甚至內部消息等的外洩,所以佛陀教人不要做「非時、非地、非人」之事。
要不要告知主管,這是有順序層次的:同事無心的行為,在沒有善知識提醒下,不自覺的屢屢犯過,站在為朋友道德、為公司利益著想的立場,你不妨適時以各種善巧方便提醒,讓同事能「自己發覺」在閒聊之中,已經成了公司是非的亂源。如果交情夠好的話,甚至可以直接點明,省去拐彎抹角的功夫。
如果同事的自覺性實在太低,或者對你的善意提醒不當回事,甚至惡言相向,那也只能採取最不濟的方法,即告知主管。重要的是,在轉述事件時,要用平常心來敘述事情原貌即可,記住「如實」的原則,不宜加油添醋說一堆你本身的觀感。主管得到最原始的事件樣貌,才能做最客觀的判斷,若加入太多個人心得和感覺,左右主管對事件、對同事的感覺,那你的行為,其實也和同事傳是非相差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