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羅熙珍大樹報導】社教活動的精彩與否,直接影響參與者的興趣,國際佛光會亞洲聯誼會二十七日就安排一場經驗分享活動,請督導李碧和、會長莊月香、檀講師廖素玉就如何真對老年、兒童與青年設計活動,提供經驗,讓爾後佛光會各地辦活動時,更活潑有趣。
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表示,創會會長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佛光人在推展此思想時,應深入了解佛陀說的法義,並傾聽人與社會之所需,因此,應針對不同年齡、背景的社會人士,設計不一樣的教材與課程,吸引大眾積極參與。
李碧和指出,長者有很好的人生經驗,雖然年紀長,但需要受尊重,因此課程設計以長者能感受「我是那麼的重要」,就能引領長者走出生命的局限,活出生命的喜悅。提到與老人相處,她表示,應珍視老人走過的歲月,傾聽他們內心的話,能給後輩經驗分享,提供不同的體會。她同時帶領六十歲以上的佛光人,現場教學「愛就是惜」手語歌與佛光大明操。
莊月香除帶領大家以黃梅調、春神來了、妹妹背著洋娃娃、屏東民謠四等種曲調,演唱唐朝白居易填寫的「觀游魚」外,也邀請學員上台合演一齣狀況劇,示範如何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帶領兒童讀書會。
至於青年,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思想看法較具有個人特色。廖素玉認為,帶領青年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機會讓給青年,大人從旁提醒即可,年輕人就能展現長才,在參與、付出中獲得成就感。隨後,以「師父頌」教導大家手語演唱的方式,圓滿社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