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開大樹報導】「雖然看不見,但我的心跟著佛號聲一起念佛,讓內心有更大的空間去吸收壓力。」來自台中啟明學校的吳博強,訴說著朝山的心得與歡喜。
佛光山不二門前廣場,二十七日一大清早已匯集來自亞洲地區十五個國家地區的佛光會員、佛光山僧俗二眾以及台中啟明學校師生、家長等近千人,等候朝山時刻的到來。除了蟬鳴鳥叫,現場群眾沒有一絲吵鬧。
由於人數眾多,大眾自不二門啟程朝山,至朝山會館前分成三條路線朝拜,後於大雄寶殿前會聚總回向,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暨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領眾恭讀「朝山祈願文」。
啟明學校在教務主任汪成琳、台中東勢分會督導陳文馨等人帶領下,一百零二位師生家長前往佛光山朝山禮佛修持。學員中,三十位學生全盲,二十一位學生弱視,即使視力不及常人,但朝山時,彼此以手搭肩,聽聞「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聲,踏出整齊而堅定的腳步,朝大雄寶殿的方向勇往邁進。
目前就讀中台科技大學醫事技術系、跟著弱視弟弟連子強一起朝山的連子平說,自己視力正常,看到這麼多位盲生朝山,動作一點也不馬虎,且很認真地跟著佛號聲朝山,很以他們為傲。
吳博強全盲,在朝山中,他以「心」感受身邊的所有人事物,即使朝山已結束,他仍然歡喜地稱念佛號。他說:「朝山可使壓力紓解,讓自己專注,內心產生平靜安詳,而使身心具有更大的空間,以吸收壓力。」此話一出,在場的師生皆為他賀采。
領隊汪成琳表示,自己是天主教徒,茹素已十八年,與學生一起朝山,沒有身心上的疲倦,換來的竟是一身的輕鬆。提到朝山的感應,她歡喜地說:「朝山讓我體會謙卑與專注的重要。」
「自外而內,感受身心的僵硬與不協調,開始放鬆身心,才發現原本肩頸不舒服的現象,已在朝山的當下全拋諸腦後,換得一身自在與輕安。」她說,若無這個體驗與感應,很難想像佛教徒為何如此熱中朝山,下次她必定要再次上佛光山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