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慈悲的無我 感動陳文茜拍紀錄片

陳秋玉、姜霞萍 |2010.03.16
131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姜霞萍台北報導】「文茜世界週報正負兩度C」紀錄片製作人陳文茜(見右圖/人間社記者吳啟明攝),十四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生耕致富講座中,向座無虛席的聆聽者說明製作紀錄片的因緣,呼籲民眾愛惜地球所給予人類的資源,鼓勵吃素提高生活品質,為後代子孫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陳文茜表示,採訪莫拉克颱風災後,台灣最大的收容所—佛光山福慧家園,有感於佛光人無私無我的奉獻,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坦誠、包容與尊重,她把宗教信仰寄託在佛光山,也把第一次的演講獻給了佛光山。

「到了佛光山才知道自己的渺小。」當時,她看到佛光山的法師與義工對原住民的關懷與疼惜,「在原住民身上,完全看不到寄人籬下的感覺,而且讓原住民可以禮拜基督,深刻體會到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做的一切,是真正的『無我』的展現。」

大師告訴她:「這些原住民已經家破人亡了,佛光山不能不管他們,不能不照顧他們。」這席話,深深撼動陳文茜的心。

回到台北後,她不斷思惟:「年過五十歲的我,還能為社會做什麼?」經過一番深思,她決定拍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並發起「拯救地球,拯救台灣,拯救孩子」的口號,到處演講播放影片,希望在下一個天災發生之前,政府及老百姓已有足夠的時間與概念,能應付天然災害的產生,減少人命的傷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