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管理 法師「依法」侃談

高堂堯 |2010.03.16
222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二○一○佛光山台北道場「生耕致富」系列講座,十四日進入第二周次,晚間由佛光山國際佛教促進會常務委員依法法師主講「生命的管理」,現場依舊座無虛席;依法法師以輕鬆幽默、深入淺出的剖析,勉勵聽講者把握時間、活在當下,開發自身的「覺」性,不讓惡性的循環影響未來。

依法法師表示,自小就有雄心壯志、想當法官或從政,但大學考進台大法律系後卻毅然決定皈依佛門,不過她說自己從小也跟同儕不一樣,常常問「生命的意義是甚麼」,會選擇出家也是順應生命體驗的結果,他笑稱:「若當時沒有出家,現在可能只是電視上一張名嘴,對社會的貢獻有限。」

「現代人都強調身、心、靈的健康,身講究養生管理,心則是情緒管理,靈,就要依靠生命管理。」提及生命管理的主題,依法法師先點出了「生命的密碼」,亦即佛法所謂的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使人流轉生死,無法超脫。(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

依法法師指出,以時間而言,前世其實就是過去的昨天,要將自己的生命做好管理,就要活在當下、不要再想昨天或明天如何,讓惡性循環止步、不再輪迴;就空間來說,我們所生存的世界都是同體共生的,因此要從提升自己做起,進而關心周遭的人事物,就像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所說:「這個世界是相互依存的。」

依法法師進一步陳述中外傑出人士、佛學和基督教對生命管理的共同觀點,「星雲大師提倡三好運動,股神巴菲特、比爾蓋茲賺錢之餘也成立慈善基金會,美國總統歐巴馬則積極參與社區服務,這些人的精神是佛法也不是佛法、不是佛法也是佛法。」依法法師指出,這就是眾生都與生俱來的「覺」性。

至於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依法法師舉佛法而言,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生命的管理也就是向內開發自己的覺性,還要皈依「佛」,向外追求宇宙的真理,並皈依「法」、皈依「僧」,亦即奉獻本身、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依法法師稱讚:「像台北道場就是,很有生活品質。」演講結束,全場也報以熱烈掌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