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自首爾的外港仁川出現「中國城」後,隨世界華語熱的興起,仁川經濟自由貿易區廳,計畫在區內建一個「漢語村」。
「漢語村」占地八萬坪,建築面積將為一萬坪。訪客住宿一天,可以同時接待三百人至五百人。村內不僅將建語言教育設施,還將建有集展覽、體驗和生活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設施,營造學習漢語的氣氛。
仁川經濟自由貿易區廳目前正在制訂基本企畫案,計畫八月召開評估會,對此一計畫的可行性進行評估。該機構計畫明年底結束評估,而後開始建設「漢語村」。
地處仁川中區的「中國城」原是華僑聚居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政府採取對華僑的限制政策,導致「中國城」的華僑居民離散。本世紀初,韓國政府調整對華僑的政策,重視儒家文化。二○○○ 年,仁川市政府決定重建,鼓勵華僑居民到那裡從事經營活動。平日和節假日踏訪仁川「中國城」的遊客,每天多達三千人和一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