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有位同參說話了:「從小,阿嬤教我這樣套棉被才會平整,不會皺皺的。」另外一位同參馬上湊合說:「我媽媽教我這麼套棉被,只要一個人就可以了。」靠門邊的同參不干示弱的表示:「我這樣套棉被只需要一分鐘。」此起彼落的意見聲,就像導火線似的,把大家深藏的笑聲引發出來,因為剛才十多位歷經百戰的女中豪傑,圍看一位男眾職事示範套棉被的場面,汝想可知?
甲同參終於按捺不住的說:「怪怪!我就在想是因為禪修的關係,大家的反應變遲鈍了,還是定慧加深了,能夠接受現前的因緣境?」乙同參回應說:「不,因為看總務法師這麼認真、負責,所以要成就他!」丙同參連忙說:「是、是,我們是奉行師父的慈諭: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丁同參更懇切的說:「平日看他慈悲、歡喜,毫無怨言,一個人默默的為大眾服務,這種服務、吃苦耐勞的老實修行人不多了,要給予護持,不是嗎?」大家就在這歡喜稱讚中,工作得愈來愈起勁。
總務大人此時探出頭來,關心大家的工作進度,雞婆的我,忍不住的說:「總務大人,同參們有許多又快又好的方法,要不要參考看看?」「好!」「太棒了!」「謝謝!」他合掌感謝大家熱心的參與和成就。人間生活禪不就在此展現出它的智慧、慈悲、尊重、包容及平等性來了嗎?
「潛伏密行、日常功用」,禪修除了在靜中養成的鍛鍊外,也還得在「日常作務」中琢磨工夫,如此,行者才能真正達到「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的地步。的確,禪者生命風光所奪人眼目的不盡是詩境的意象,殺活的凜然,而是在平常事物中具現的三昧,往往如一縷幽光般讓人不自覺地入於當下,而禪師以日常事務接引,更讓人覺得法本親切,道不遠人,可機用卻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