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茶才冒出新芽,就展開生命一段奇緣。
茶葉是春光奏鳴曲的序曲,她滿懷喜悅來了,在西湖的和風微息中,舞著一身嫩黃輕快地移動,突然地被纖纖玉手帶走了!
鍋火焰燒著,豐滿的水分散盡了,香甜的豆香輕輕吟送,茶農雀躍起來了,那令人快樂喜悅明前茶,正迎著時序應景上市。
品龍井茶趁新鮮,也可依著節氣時令,在春、夏、秋、冬四季裡依次和茗共賞。
春日,春陽生發,乍暖還涼,帶著炒青火味板栗香,正催動了受氣候牽動已受催眠的中樞神經,龍井茶豐盈綠影身子,正解決了春回大地人體困乏,醒酣易睡「春睏」的困擾。
夏日,火為主氣,人熱煩渴,耗傷津液,易感暑熱,龍井茶防中暑,不正是李時珍眼中所看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龍井茶可溫飲,火因寒氣而下降,龍井茶可熱飲,則茶貯火氣而升散。
立秋,天高風勁,地氣清肅,氣由發散趨向收斂,宜養陰清燥,保肺清素。龍井得「清潤」,可潤肺生津。秋凍春梧,帶來秋燥肅殺,龍井茶有利改善肺腑之功。
入冬,天氣轉涼,濕度銳減,易傷風感冒,備妥龍井陳茶,凡遇煩熱燥動,出現口乾舌裂,老龍井茶有預防效果。陳年綠茶,往往誤以為不新鮮,不值一喝;事實上,藏茶得宜,新茶不變質,陳放醇化,溫潤益體。
春、夏、秋、冬時序輪替著,龍井茶從明前摘製曰芽製嫩茶,啜之淡然,似乎無味,卻在品茗輪替節氣情境中,輪番登場。
(本文與復興廣播電台「生活百分百」節目(AM90.9)同步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