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 千年西域兒童作業本

 |2006.05.22
58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遠在一千二百多年前,中國西域兒童學些什麼,他們的家庭作業本上都寫了些什麼?新疆文物考古專家在吐魯番盆地的一項最新發現,解開了這個謎。

這件被稱為《唐西州習字殘片》的出土文物,是一張廢棄的公文文書,在這張廢棄公文的背後,赫然可見習文練字的墨跡。這件習字帖很像現代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逐字練習,每個字都寫三遍。

新疆多名專家攜手,利用習字帖殘片上不多的漢字和一個姓名,檢索典籍後,還原了當年場景:一名西域兒童手持毛筆,在一張廢棄的公文紙片上,逐字臨摹南朝時一位名叫岑德潤的詩人的五言詩《詠魚》。

新疆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朱玉麒說:「這是一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的文物,它突破了中國古代『紙壽千年』的限制,是中國古代造紙術的一個奇蹟。」

朱玉麒說,這一古代西域兒童的「家庭作業本」表明,早在一千二百多年以前,中國南方文化就在吐魯番盆地流傳,他表示:「這件文書上的每處墨跡,對研究吐魯番文明多樣性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都有深刻價值。」

吐魯番是中國古代西域重鎮,至今還存有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遺址,被譽為東西方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形成吐魯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共榮共存的特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