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鄉公所將公共造產飼養的二五○頭梅花鹿放回山野,讓其回歸原有的山林生活,於是,己經在台灣本島野外絕跡多年的梅花鹿,又在綠島的山林間重覓生機,現今已呈現相當可觀的成果,在山林間所見三○○多頭野生梅花鹿,為綠島陸地區域的生態,增添不少野生動物風情,成為綠島珍貴的生態資源,造就出另一山林生態景觀。
民國八十年代以後,台灣掀起觀光事業的熱潮,綠島被納入為觀光局管理的範圍,島上廢耕的農地、廢棄的聚落、海岸的礁石,以及丘陵區的森林、荒地,甚至島上的三座監獄,都成了推動觀光旅遊的資源與據點。在政府相關單位大力宣導下,綠島人也逐漸提昇保育概念,推出的「夜探梅花鹿」活動,就成為遊客到綠島旅遊時,最想嘗試、也最有趣的夜間體驗活動,從此成為綠島重要的觀光資源。
綠島上野放的梅花鹿,為了避免人為活動的干擾,在白天活動的機率較低,通常在晨昏時刻出來活動或覓食,尤喜歡在夜間活動,且非常神經質,容易受到聲響的干擾驚嚇。觀賞梅花鹿的時期,為全年皆可進行,每天從黃昏到深夜,都可以看到梅花鹿。
最容易見到梅花鹿的地區,是在觀音洞一帶的林投樹、灌木林與草叢間,梅花鹿通常是結伴三五成群,出來覓食或悠遊活動,因此,在當地熟悉路徑的人帶領與指引下,在公路旁的空曠草地,就可以找到梅花鹿的蹤跡。
在山林草叢間遇見梅花鹿,是令人很興奮的感覺,由經驗老到的當地人,騎乘機車循著環島公路,帶領著遊客來到梅花鹿最常出沒的幾個地點,然後帶著探照燈,在草叢中四處尋找梅花鹿眼睛反射的光點。運氣好時,可以近距離地看到牠們的身影,也由於梅花鹿生性害羞,因而行進間必須減少聲響,放弱不必要的光線,更不可投擲石頭,停住腳步,靜靜觀賞這群可愛的林間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