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曾盈潔大樹報導】昨天清早,佛光山全山大眾仍持續在佛陀紀念館出坡,數十位外國人羅列其間,與大眾一同搬運石頭,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能一同勞動作務,令人驚訝不已! 
來自智利、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越南、美國與台灣等國家地區的二十位神父、修士,七日專程到佛光山體驗佛門生活,原本期待八日清晨在大雄寶殿作早課,感受佛教莊嚴的梵唄音聲,聽聞全山大眾在佛陀紀念館出坡的訊息,因好奇而轉往佛陀紀念館探個究竟。 (人間社記者慧守攝)
「沒想到佛陀紀念館的規模這麼大!」看到佛光山僧眾、信眾分散四處,忙著種花、鋪草皮、鬆土、搬運石頭,人人手中的工具不斷翻動,但臉上依然掛滿笑容,且笑聲不時從各地傳出,歡樂的氣氛,讓神父與修士大為感動,當下彎下腰身,挽起衣袖,跟著大家一起搬運石頭。
「真是可惜,我們要趕著去開會,只能停留這麼短的時間,出一點點的力量。」天主教聖言會會長葉德華神父,意猶未盡地感嘆:「佛光山在台灣推動人性化的佛教發展,真的很佩服!沒想到能一起參與建造佛陀紀念館,很有趣,也很開心!」
尚未峻工的佛陀紀念館應廣大信徒要求,即將於春節期間局部開放。
因年關將近,為提供安全、整潔的參觀環境,不但佛光山全體總動員,連台中、彰化、台南、高高屏等各地信徒,亦紛紛乘坐遊覽車專程到此處出坡,每日人數達千餘人,數天下來,搬運石頭的數量高達數十輛卡車,原本塵土飛揚、光禿的工地,如今路面平整、綠意盎然,尤其佛陀紀念館右側的「祇樹給孤獨園」,更是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真是美不勝收,也為佛光山的集體創作、宗教融合交流寫下另一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