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勞工部四日公布調查顯示,去年第四季的生產力大幅上升,但勞動力在企業不增加人手的情況下仍然得以提高,主要是廠商迫使工人做更多的工作所致,因此企業何時開始增雇工人,成為眾所關心的問題。
勞工部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之後,第四季全美非農業部門生產力年率上升百分之六點二,不但是連續第三季大幅成長,而且高於分析師預期的百分之六。
相關數據顯示,生產力已經持續五季回升。美國去年全年的生產力成長百分之二點九,創六年來最大升幅。為了應對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企業不斷撙節成本,主要措施就是裁員。
經濟學家認為,企業裁員不斷、卻為保持競爭力而努力以更少人力做同樣、甚至更多的事,才使生產力提高。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許多企業對復甦能否持續信心不足,特別擔心政府紓困措施退場之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因此不敢大膽雇人。
通常在衰退後期,生產力都會出現升勢,因為在增加新血滿足需求之前,公司往往會大力提高產出。生產力提高有助於提高生活水準,但企業也可能因此自我感覺良好,從而延後增雇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