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刊:一個組織要良性運轉,需要良好的財務運作,現在佛光山主要是靠信徒的支援,還是靠佛光山自己弘法事業的營收來支援?
星雲大師:自從佛光山創建以來,就是以無為有,你不要而有,就是有也不要。佛光山注重貧窮,因貧窮才能持久,我們在裡面知道,要讓佛光山貧窮。
為什麼要去辦電視台,要去辦報紙,要去辦大學,就是要佛光山不要有錢。因為有錢大家就會去爭,人性嘛。這個教團要推動淡泊、貧窮,不要奢侈、浪費,我想比較能存在。
佛光山所有的出家人裡,慈容法師是教育院院長,權力很大,可是她沒有錢,不能管錢,管錢也只是小的。有權的人不能有錢,管錢的人不能有權。我們錢和權是分開的,很平安。所以他們認真接待信徒,認真辦活動,認真教學。
他們現在在大陸出版我的書,我覺得很了不起,多少版稅,說得很清楚,很有信譽。我也不要,我是取之何處,用在何處。我去大陸又不是賺錢的,我在台灣也不賺台灣的錢啊。我們不跟我們的信徒化緣,他會自己知道,他會來找我們。
人物周刊:佛光山的事業如此龐大,這麼多巍峨的建築,要花好多錢啊。
星雲大師:花很多錢。要有辦法,有計畫。比方說我做一個大鐘,要五千萬才做起來,送到韓國去。一個人一萬塊,找五千個人,他還怕輪不到他。在佛光山已經有這個傳統,如果徒眾私自化緣,要開除的。我們是真正的共產黨、無產階級啊。
人物周刊:關於佛光山的未來,您已經年過八旬,等到您往生的那一天,佛光山的事業會延續下去嗎?
星雲大師:佛光山現在是第七任主持,我是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傳承上已經慢慢樹立了,要民主。另外,我們的佛光大學有董事會,南華大學也有不同的董事會,中學、小學都有各自的董事會,包括佛光會也有監事會,甚至於他們目前已經到了要競選、要活動的階段。這不是一個人、少部分人能操縱的。
未來很難說,世界無常嘛,不過在短時間內,三、五十年內都有把握。(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