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校園開始推廣生命教育課程,不少學生得以接觸「預立遺書」等作業,今年度高中生的健康護理課,其中生命教育類裡面,就包含了「生死關懷科」這門選修,要教育高中生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
馬偕醫院護理部督導李英芬表示,過去許多人生命受威脅時,才開始接觸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想當然爾會誤認為是等死、不積極治療,所以接受度並不高,很多人最後是在痛苦的情形下往生,家屬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麼未了的心願。
安寧療護的型態也不只有「安寧病房」這個選項,李英芬表示,有些人在家裡比較自在,也可以申請「居家安寧」,讓安寧團隊到府協助;也有人希望讓自己熟悉的醫師照料,希望留在他科的病房,安寧團隊也可以透過「共同照護」的方式來協助。
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安寧住院療護使用人數占死亡人數比率,從民國八十九年的0.7%成長至九十七年的4.81%;安寧居家療護使用人數占死亡人數比率,由民國八十五年的0.18%成長至九十七年的2.09%,顯示多數人仍然沒有運用這項資源。
李英芬希望透過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提早認識安寧的觀念,有助於破除對安寧的迷思,未來臨床上更願意應用這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