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話民俗】老來無事愛種瓜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整理 |2010.01.14
644觀看次
字級


    先民移墾台灣,沿襲了祖先勤奮節儉的美德,家屋四周只要稍有土地,就會善加利用。這種習性,即使移民海外,依然維持不變。外國人的院子整理得花木扶疏,清幽雅致,而且鄰居之間,還互相較勁,比個高下。只要看到院子裡種菜的,一定是移民過去的台灣人。
    早年在台灣,院子的籬笆上經常可見瓜類植物在籬笆上恣意攀爬。有的人家會在院子裡搭個瓜棚,讓瓜藤爬上棚架,院中充滿綠意,夏天還可以乘涼,一舉兩得。人們平日種的瓜,最常見的有苦瓜、瓠瓜和絲瓜。   
這樣的景觀,在鄉下更常見。鄉下人的勤儉持家,更甚於住在城市裡的人,尤其是鄉下的老人家,閒閒沒事,特別愛種瓜。
    鄉下人最愛種的是絲瓜,鄉下地方隨處可種瓜,不拘於籬笆,更不需搭瓜棚,老人家隨便在地裡東丟幾粒西丟幾粒瓜種,丟過就忘了。過一兩個星期,東邊地數裡冒出幾棵綠色的新芽兒,西邊地裡也冒出幾棵綠色的新芽兒,老人家才笑嘻嘻的記起來,原來絲瓜的種子發芽了。
    絲瓜芽兒一天天長大,不斷往外擴張勢力,沒幾天就爬上屋後那顆老龍眼樹。老爺爺和老奶奶看了好開心,讚嘆絲瓜的生命力真旺盛。絲瓜越攀越高,瓜葉越長越大,也越長越綠。
有一天,老奶奶一早起來注意看了一眼絲瓜,驚呼道:「絲瓜長苞了!」
老爺爺搖搖擺擺的從屋裡出來,抬頭往龍眼樹上看去,哈哈的笑起來,嘴巴張得大大的,嘴裡缺了兩顆門牙。
沒多久,絲瓜開花了,遠看近看都美麗極了!這就是老人家愛種絲瓜的原因。絲瓜不但瓜肉細嫩,味道甜美,吃了還清涼去火氣,開起花來,顏色鮮黃亮眼!結起果來又超多,一條條的掛滿枝頭,帶來多少豐收的喜悅啊!而且,絲瓜的花,經過蝴蝶或蜜蜂幫忙授粉後,雌花會結出瓜來,雄花功成身退,節儉的老奶奶會摘下雄花,裹上加蛋的麵粉,在油鍋裡炸一下,這可是一道爽口的美食呢!
瓜熟要採收了,這下可傷腦筋,那一條條的瓜,都長在高高的樹上,用手摘不到,梯子也搆不著,拿竹叉子剪,也剪不到,叫小孫子爬上樹去摘,但絲瓜垂在長長的瓜藤下,小孩子趴在樹枝上,伸出手,手太短,還是搆不著。
唉!一家人站在龍眼樹下,只能眼巴巴地望樹興歎哩-!
劉興欽大師為這幅趣味盎然的民俗畫,創作了這首妙趣橫生的打油詩:「老來無事愛種瓜,藤攀樹枝往上爬。花色耀眼瓜肉香,瓜高難摘眼巴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