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臨秋銅像 再譜望春風

 |2009.12.20
39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手持筆、腿上擺著詞本,台語歌謠詞人李臨秋早期創作〈望春風〉等經典歌曲的專注神韻,昨天在台北市大稻程公園內揭幕的銅製雕塑上重現,配上定時播放的經典歌曲,現場古意盎然。

雕塑師蒲浩明表示,雕塑藍本是參考一張李臨秋生前坐在淡水河畔涼椅上寫詞的照片,創作費時約半年,最難重現的是神韻。他還特地請李臨秋兒子李修鑑重回淡水河畔當模特兒,希望能完美呈現。

蒲浩明也在現場擺上石桌、石椅,周邊種滿李臨秋最喜愛的夜來香,以重現當時創作場景。此外,雕塑旁也設置鏤空屏風,介紹李臨秋生平及歌詞,並結合數位科技,每天上午九時到下午六時,每整點播放四首李臨秋經典創作,也用數位相框原理,展示他的生平照片和歌詞原稿;雕塑周圍不架設欄杆,以傳達李臨秋生前的親和力,民眾參觀時也能摸摸雕塑的頭手,也許會有文思泉湧的效果。

文化局表示,每個具文化深度的城市都有象徵歷史承載的人物雕塑,如巴黎有巴爾札克、德國波昂有貝多芬、維也納則有莫札特;大稻埕身為台灣一九三○年代台語流行歌的孕育地,加上今年適逢李臨秋百歲冥誕,特地選在大稻埕公園設立他的雕塑。明年起文化局將規畫大稻埕歷史與歌謠文化導覽,盼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促進當地發展,帶動商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