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家實驗研究院昨天宣布,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十六奈米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新元件,由於可容納電晶體是現行四十五奈米的十倍,這可使未來電子設備更輕薄,例如筆記型電腦重量將僅有五百公克。
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主任楊富量表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最重要產業,在元件技術上,目前主流是四十五奈米元件,但明年將邁入三十二奈米製程試產,再接下來二十二奈米也將展開先期研究,國研院已進入到更前瞻性的十六奈米元件製程,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十六奈米SRAM的單位晶胞。
他指出,相關研究論文已在美國舉行的電子元件會議「IEDM」上發表,未來可把十六奈米SRAM新元件關鍵技術留在台灣,預估每年可以減少支付國外約三百億元的技術授權費用,且為台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楊富量說,十六奈米SRAM新元件特別之處,在於可在一平方公分面積下,容納超過一百五十億顆電晶體,約是目前四十五奈米的十倍之多,將使主機板面積大幅縮小並減少耗電,及儲存更多倍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