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奢 侈

喜壯 |2009.12.16
1877觀看次
字級

先聖先賢總告訴我們要節儉,不要奢侈,但五光十色的資本主義社會,鼓勵民眾多消費,認為如此才能刺激生產,繁榮社會,因此衣服動輒上萬元,一個小包包幾十萬元不稀奇,名人富婆出門一身穿戴幾百萬元已不是新聞,競相比較,奢風瀰漫。

即使金融海嘯襲擊,景氣蕭條,哀鴻遍野,但還是鼓勵花錢,有人甚至舉債充闊,還美其名刺激消費。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養成奢侈習慣,積習難返,要重過節儉生活,痛苦難挨,最後不是債務纏身,就是身陷囹圄,難以脫困,有人甚至賠掉了生命。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高檔社會的奢侈,是一種「習慣與偏見」,而非「經由理性與自然而產生」,這是一種「無法經由教育而改變的乖僻」,奢侈會破壞人們的自然美感和「行為適度的概念」。

即使是經濟大師,都把奢侈視為「旁門左道」,奢侈路易進難出,不要輕易進入,否則會痛苦纏身,飽受折磨。

酒足飯飽傷身體,粗茶淡飯菜根香。一碗白飯,幾碟小菜,布衣便鞋,安步當車,多麼愜意,多麼清爽。節儉並非吝嗇,該吃則吃,當花則花,更不要忘了布施,忘了助人,盡心盡力,量力而為,知足常樂,夫復何求?(喜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