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情花意】茨菰

菲爾 |2009.12.15
1085觀看次
字級

茨菰, 又名慈菇、芽菇、燕尾草、白地栗等,是澤瀉科慈姑屬的多年生草本開花植物。原產自中國,南北各省都有栽種,至今發現的品種約有二十餘種,已遍布全球各地。

茨菰葉形奇特,適應能力強,可做水邊的綠化材料,也可做為盆栽觀賞;其肉質球莖可食,大者如杏,小者如栗,先把表皮剝去,即露出白生生的嫩肉,用水洗乾淨,可以清煮,可以炒食,也可以紅燒,風味獨特。

含有豐富澱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的茨菰,適於長期貯存,曾被稱為「救荒本草」。中醫學認為它性味甘平,微寒,有活血、通便、生津潤肺、補中益氣、敗火消炎、治療癆傷咳喘功效。不過,因有滑胎作用,婦女在娠期和產後不宜服用。

文人雅士中,寫茨菰出名的要算是唐代詩人張潮,他寫〈江南行〉:「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西灣在今江蘇省揚州市瓜鎮附近。此詩開頭表示別離和相思之苦,茨菰葉爛指冬季,蓮子花開則是夏季;原來男方在去冬便離開她,到今夏未歸,叫她思念不已。

宋朝陳與義〈盆池〉中:「三尺清池窗外開,茨菰葉底戲魚回。」有如一幅水墨畫。陸游也喜愛茨菰:「掘得慈姑炊正熟,一杯苦勸護寒歸。」

但在以下的這些詩句裡,茨菰給人的印像就比較孤獨寂寞了:宋代楊萬里作〈憩懷古堂〉:「茨菰無暑性,芙蕖有涼姿。」孫承宗寫「野水茨菰花,西灣春復老」;楊長儒也寫出「恰恨山中窮到骨,茨菰也遣入詩囊。」讓人讀來感覺茨菰是多麼落寞、貧賤,棲身野水郊外。

小小茨菰,讓人產生無限想像,這也倒是文學史上的一道風景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