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住在山上,種了些果樹。最近金桔豐收,她摘了金桔,下山訪友。路過我家,說要來煮金桔茶。
「先煮茶再說。」一進門她就到廚房裡忙了起來。只見她取出十多顆金桔清洗,將金桔切半。
「一定要將金桔切開,味道才會出來。」朋友邊切金桔邊說:「我今天偷懶,把材料全放進去煮,省事。」她在鍋裡倒進三大杯水,加了紅茶包,放入兩顆話梅,大火煮沸轉中火。鍋裡,那些被切成一半一半的金桔有如一艘艘船,飄浮在茶汁裡。一會兒,滿室金桔香,整個廚房因為這香氣而暖了起來。
我們各倒了一杯嘗嘗。味道有一點點酸,卻有著藏在酸味之後的甘甜。金桔果皮甘香,果實甘甜,果香和茶香煮在一起,反而有著清香和淡淡的苦味。我和她都愛吃酸,不愛吃甜,所以也沒有放糖,那苦味卻令人回味。
「其實,如果要更好喝,得依煮茶的先後秩序。把切好的金桔放入冷水中,煮滾;之後,將紅茶茶包放入,大約煮三分鐘,就要將茶包拿起來,以免泡太久,產生苦澀的味道。」
不管酸、甜、苦、澀,都因為在金桔香裡,而有了新味。每一口都是這麼美好,尤其是朋友大老遠下山來煮茶,這味道無人可比。
有一回,重感冒,喉嚨忽然一點聲音都沒有了,只能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用筆談。有位長輩告訴我:「金桔與冰糖,放進電鍋熬煮,潤喉、止咳、化痰,也許可把聲音找回來。」我照著那方子喝了三天,聲音循著桔香慢慢回來了。
去年,一位遠方的朋友來訪,約在巷口的茶舖見面。我們點了桔茶。老闆在桔茶之外,附加一小杯蜂蜜,說是如果怕酸,可調味。於是,冬日一壺桔茶,我們把一年沒見面,想細說的話語都傾心而出。
桔茶在熱壺上保溫,一次次加水回沖,反覆沖泡。一直喝到店裡打烊,桔茶已經淡如水,我們還在談,想把那些隔了許久的話語都銜接起來。也許因為金桔生津止渴,所以我們說個不停;也許因為許久未見面,我們試著重新拼圖。但是,往事已如煙。
今年,山上的朋友專程下山來煮茶。曾經叱吒風雲的她,不再回首,談的都是金桔。她說,過去就過去了,現在只往前看,簡單過生活,交幾個好朋友,最是難得。
「據說,『金桔不知感冒』,將金桔泡茶喝,酸酸甜甜,熱熱的金桔茶,暖心。」臨行前,她送了一大袋金桔給我,叮嚀著要多保重,說是這冬日流感盛行,因此,她就把金桔帶下山來,一一送給友人。
「金桔又名『四季桔』、『金柑』、『金棗』,不只果子香,搓揉葉子,還可聞到一股難忘的香味。開花時,白色的花朵也有著特殊香氣。」她說:「栽種金桔,一定要有光線充足的環境,她是喜歡陽光的植物,如果沒有光線,她是長不好的。下次送你一棵金桔樹。」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