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公務員勞工」納入勞基法 經濟部:財政恐無法負擔
【本報台北訊】台電工會昨天集結上萬名員工前往凱達格蘭大道抗議,要求具勞工身分的國營事業員工適用勞基法,經濟部回應「財政恐無法負擔」,但會成立專案小組評估,希望一個月內有結果。
另一方面,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原擬調升台電、中油績效獎金,台電由零點五七個月增加到一點六個月,中油由零個月調升到一個月,但考慮選前負面效益發酵,決定暫緩調薪和年終獎金問題。
台電工會挑在縣市長選舉前夕集結上萬名員工,從全國各地攜家帶眷在凱達格蘭大道上高喊「下台!施(顏祥)部長下台!」總統馬英九的座車出入受阻,還繞道進出。
台電員工說,台電人具有公務員與勞工的雙重身分,卻被排除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法,等於是空有公務員虛名,無法享有一般公務員的月退制度,也沒有百分之十八優惠存款,他們形容自己「是私生子與棄嬰」。
此外,目前台電公司人事制度分為職員與工員兩種身分,兩者在退休、保險、請假與懲戒等事項規定完全不同,工員權益明顯不如職員,台電工會要求人事制度一元化。
在退休金部分,台電員工指出,由於勞退條例修正案導致部分台電員工認為權益受損,他們要求提前結清年資,並比照公務員退休標準重新起算。
訴求沒回應 明年再來電
台電工會理事長胡國康揚言,如果上述三大訴求,相關單位沒有善意回應,明年台電工會就要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召開會員大會。
對於台電工會最大的訴求「依據勞動基準法、還我公務人員權益」,經濟部表示,國營會上月二十六日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對於此事並無共識。
國營會表示,目前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員工兼具公務員與勞工身分者,總計有一萬九千人,若加計交通部與財政部公營事業單位員工,總計四萬兩千人,涉及層面相當廣。
目前公保人員年金所得替代率百分之零點六五,勞保年金所得替代率百分之一點五五,勞保條件明顯比公保優渥。財政部與主計處認為,如果把四萬兩千名國營事業員工納入勞基法,採取勞退年金,會讓國家財政負擔過重。
勞退基金主管機關勞委會也表達反對立場,認為基金額度已經不多,若再加上國營事業員工,勞退基金恐怕會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