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縣新化鎮清水社區理事長盧勝一(左一)推動農村手工產品,研發出獨特的「橄欖果醬」。吳淑玲攝
【本報新化訊】台南縣新化鎮清水社區發展協會推動「創新圓夢計畫」,將農村婦女的傳統醃製技術提升,推出筍醬、小黃瓜等醃製產品,還結合礁坑里橄欖山,推出「橄欖果醬」、「橄欖手工皂」、「糖漬橄欖」等,希望年輕一代重新認識當地橄欖產業歷史。
新化鎮清水社區媽媽教室有十二名成員,聘請遠東科技大學餐飲系老師授課,加上傳統製法,研發出口味獨特的醃製品,光是「破布子」就有四種口味,還有台式冬瓜封、小黃瓜醬菜、醬筍等。
另外,清水社區結合鄰近的礁坑里,發展橄欖食品與旅遊。一般人的印象中,橄欖多從國外進口,其實,當年在荷蘭人引進下,台灣種了不少「錫蘭橄欖」,多用來榨油。礁坑里曾有座橄欖山,整座山被挖空,地道四通八達,有如越戰電影的「野戰壕溝」,雖然後來因缺乏市場而沒落,但極具觀光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