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人選布萊爾 突然退出 首任主席順利推出 任期2年半 英國艾希頓當選外長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盟二十七國領袖十九日選出比利時首相范宏畢(Herman Van Rompuy),為歐盟理事會首任主席;英國的歐盟貿易專員艾希頓(Catherine Ashton),則當選首任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外界將上述這兩個職位形容為「歐盟總統」和「歐盟外長」。根據十二月一日開始生效的歐盟新憲章《里斯本條約》,歐盟理事會主席將取代現行每半年更換的歐盟主席輪值制,任期兩年半,得連任一次。
理事會是歐盟兩大最高決策機之一(另一個是歐洲議會),主席職司協調歐盟會員國共識、在歐盟執委會及歐洲議會之間調和,也要提高歐盟的國際發言地位,和歐盟外長共同統一口徑,因應美國和新興強權中國。
六十二歲的范宏畢必須放棄比利時首相之職,他表示不無遺憾,但擔任歐盟的新領導團隊之首,他願接受挑戰。
此前有報導指出,歐盟現任輪值國主席、瑞典首相萊恩菲爾德曾透露,由於各方意見分歧,所以這次選舉很可能難產。可是十九日的峰會卻是相當順利,比預定時間早結束。
選舉進行順利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突然宣布退出。布萊爾一直是頭號熱門,但吃樹大招風之虧,最後關頭眼看無望,當機立斷退求其次,力推艾希頓出任外長。
第二個原因,則是過去幾個星期中,萊恩菲爾德在各國間做了大量協調工作。因此在峰會結束後的新聞記者會上,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感慨萬分,還送給萊恩菲爾德一個魔術方塊,上面寫著歐盟二十七成員國及眾多候選人的名字,巴洛索感謝萊恩菲爾德終於把這個魔方轉到了位。
另外,歐盟外長任期五年,但艾希頓的國際政治經驗不多,而且幾無國際外交經驗。不過巴洛索力釋群疑,他表示:「英國必須在歐洲占有核心位置,艾希頓則為歐盟帶來英國的全球眼光。她是我們的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