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候變遷和恐怖主義,不只改變人類過去十年來的生活方式,對語言上也有重大影響,全球語言監督組織統計,「全球暖化」和「九一一」分占二○○○年代使用次數最多單字的前兩名。
全球語言監督(Global Language Monitor)以數學公式追蹤平面及電子媒體使用某文字和片語的頻率,發現美國首位黑人總統「歐巴馬」排名第三。
第四名是「紓困」(bailout),第五名是卡崔娜颶風重創紐奧良後出現的「疏散者」(evacuee),第六是金融「衍生性商品」(derivative)。
接下來分別是「Google」、「激增」(surge)、Chinglish(中式英文)和「海嘯」(tsunami)。
全球語言監督總裁派亞克說:「看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字彙,有當頭棒喝又晦暗的感覺。」
他說,十年來最常用的辭彙是「氣候變遷」,之後是「金融海嘯」、「紐約世貿中心倒塌地點」(Ground Zero)。
另外,紐約國際數位藝術與科學學院評選出十年來網路十大重要事件,包括Craigslist網路分類廣告服務擴大到舊金山以外地區(二○○○年)、Google推出關鍵字廣告服務AdWords(二○○○年),還有,維基百科誕生(二○○一年)。
其他還有檔案分享網站Napster關站、Google首次股票公開上市、YouTube引發的網路影音革命、Facebook開放給大學生以外人士使用、Twitter上線、蘋果iPhone手機上市。此外,去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網路運用、今年伊朗總統大選示威中運用Twitter也上榜。